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伟大征程、创造的伟大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首次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诠释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的建党精神。深刻剖析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内涵,有助于从源头活水处感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核与本质,洞悉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砥砺奋进的基因血脉,在理解中凝聚价值认同,在认同中赓续精神力量。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之基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高扬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百余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怀揣“求达于真理”的人生理想,在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行的灯塔。中国共产党亦从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理想信念的启迪与感召下创造了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世界奇迹”。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党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真理,源于马克思主义以其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作为“行”之基础,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洞悉了历史与时代的前进方向;以其理论本身的人民性作为“行”之动力,回答并阐述了人类的自由解放何以可能;以其理论本身的实践性作为“行”之根本,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指南;以其理论本身的发展性作为“行”之保障,在不断回应新的时代课题与发展挑战中获得精进与升华。历史与实践证明,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才有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的紧密结合,才会产生中国共产党,并以其强大的理论感召力奠定起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也恰恰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坚持真理”就是要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旗帜,在新的伟大征程中深刻领悟并把握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本质,努力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共产党人行稳致远的思想武器。“坚守理想”则是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通过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信念火种,用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筑牢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血脉之魂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作为一以贯之的奋斗宗旨,自觉担负起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使命。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推翻剥削与压迫为己任,全面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功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提高生产力为使命,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生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价值旨归,奋力打造一个展现人民生命活力、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新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了“人民至上”的理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了“初心论”和“中心论”的辩证统一,致力于开创一个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彰显人民主体价值的新时代。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践行了党在成立之时对初心使命的庄严承诺,成就了一幅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百年奋斗画卷。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民谋利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定树立的第一目标,也是伟大建党精神得以生成发展的血脉之魂。“践行初心”是共产党人为民情怀的真实写照,体现在将党和人民根植心中、放在首位,始终牢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立党、兴党、强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担当使命”则是共产党员责任践行的鲜明写照,体现于强化责任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举旗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站在新的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要在担当作为中继续践行初心使命,自觉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努力将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发扬光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固本之源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对敢于战胜艰难险阻,为实现人民幸福乐于奉献、视死如归的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从经历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堵截,从浴血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践踏铁蹄到英勇奋战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动人气魄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鲜红底色。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的斗争品格,从抢险救灾、抗击疫情到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党带领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事业中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斗争精神铸牢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革命内核,凝聚成伟大建党精神的固本之源。“不怕牺牲”是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深刻写照,体现了共产党人甘愿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大无畏精神。尤其在危机与困难时刻要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英勇斗争”则是共产党人不畏艰难、不惧险阻、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的鲜明写照,体现了共产党人勇于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政治品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不断增强斗争意识、强化斗争本领作为其固本培元的关键所在,革命先辈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斗争精神也逐渐熔铸成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今天,实现伟大复兴梦想,要进行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伟大斗争,我们必须居安思危,继承并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在攻坚克难中开拓前行。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之道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保持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自觉做到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诚干净担当。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生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政治本色,是身为共产党员的政治底线与前提,是我们党代代相传的政治基因。百年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誓言如同熊熊火炬在风雨如晦时指引方向,在峥嵘岁月里凝聚力量。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伟大奇迹,取得的伟大胜利,皆来源于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如今,我们党已经从一个50多人的小党发展壮大为9500多万人的百年大党,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担当使得中国共产党始终在推进自我革命中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了党的百年薪火相传。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本色,使得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矢志不渝地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建立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时代功勋。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始终是共产党人融入血脉灵魂的本质要求,更是伟大建党精神得以永续流传的根本所在。“对党忠诚”体现于忠于党的信仰、党的事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永不叛党;“不负人民”则体现在不辜负人民的信任与依靠、不辜负人民的期待与支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做好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站在第二个百年征程的新起点,共产党员要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矢志践行中赓续传承伟大的建党精神,一如既往将“忠诚”二字镌刻于心底,“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一以贯之将“人民”二字根植于心间,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诠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